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學校立德樹人、德育為先的教學理念,文科支部已在學校網站推出“文科支部專欄”,目前就建設生態文明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展出微課作品。
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包崇貴老師從高中地理學科分析了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保護和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楊明榮老師以“保護生態環境 堅持持續發展”為主題,從生態文明的內涵、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原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生態文明的發展歷程、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應對重大環境問題的挑戰六個方面對生態文明進行全面而深入的解讀。
楊永媛老師立足本校的生態環境建設,結合美麗的民中校園環境,生動形象的引導學生從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節約資源,愛護環境,攜手一起構建校園生態文明,為建設美麗中國助力。
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余旭貴老師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三方面闡述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我國的憲法要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
沈虹老師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主題,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和宗教政策與法律方面闡述制定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原因,明確了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必須以制度為保障,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黃麗姣老師以北京冬奧為契,從美食自信、文化自信、科技自信、大國風范四個方面展示北京冬奧風采,增強學生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和增蓮老師圍繞“民族團結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從關于中華民族共同體、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行動指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三個部分詮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內涵、形成和發展的規律,為增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自覺提供了思想支撐和方法指導。
結語: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上,文科支部黨員教師旗幟鮮明、毫不含糊牢牢地把握教育的政治方向,起到示范和引領作用,爭當扣好學生第一?圩拥膶,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Copyright© 2005-2021 云南民族中學 地址:昆明市江岸小區白云路628號 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摘編,違者必究!
信息產業部ICP備案號:滇ICP備12000063號-1 云教ICP備1110003 網站設計:網站設計 云南民族中學 教育信息技術處